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唯我中华 > 第二百五十四章 新武器 中
    和轻机枪的命名方式差不多,冲锋枪被命名为:兴华元年式冲锋枪。

  

      兴华元年式冲锋枪

  

      口径:9x19毫米

  

      枪长:815毫米

  

      枪重:4.17公斤(空枪重4公斤)

  

      供弹方式:20/32发弹匣

  

      射速:400发/分

  

      初速:380米/秒

  

      射程:150米

  

      兴华元年式冲锋枪的原型是德国的mp18冲锋枪,该枪采用自由枪机原理,适合该闭锁系统是鲁格手枪使用的9mm口径派拉贝鲁姆手枪弹,为能有效散热采用开膛待机方式,枪机通过机匣右侧的拉机柄拉到后方位置,卡在拉机柄槽尾端的卡槽内实现保险。

  

      这样的固定方式不够保险,意外受到某种震动时拉机柄会从卡槽中脱出,导致枪机向前运动击发枪弹发生走火,不过兴华元年式冲锋枪已经这点进行改进,不需要再担心这个问题。

  

      兴华元年式冲锋枪最醒目的特征是枪管上包裹套筒,套筒上布满散热孔,连续射击有利散热,兴华元年式冲锋枪只能全自动射击,这样的结果便是大量的弹药消耗,会严重依赖后勤补给,同时也会为己方带来强有力的火力支持。

  

      冲锋枪和轻机枪一对比,就能发现两者的巨大差异,前者重量更轻,体形更小,但是射程近,精确度低,适合近距离战斗。

  

      骑兵因为其机动性,可以快速接近敌人,所以战斗多发生在近距离战斗,而步兵在发动冲锋乃至打进敌人堑壕时和敌人发生近距离战斗时,这种射速快反应灵敏的冲锋枪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武器。

  

      这么一对比就能看出来,轻机枪更适合装备步兵部队,而不是骑兵部队,不过冲锋枪却两者都适合使用,但是对于即将发生的战争来说,骑兵部队是主力,所以冲锋枪要优先装备骑兵部队。

  

      想一想战争的场面:当骑兵集群快速接近还没有准备好的敌人面前时,每个骑兵端着一把冲锋枪向敌人倾泻子弹,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冲锋枪的子弹所吞噬。

  

      冲锋枪一开火,短时间内冲锋枪就是好像是重机枪一般,虽然冲锋枪一个弹夹子弹很少,但是敌人又会有多少,成百上千把冲锋枪一起开火,什么样的敌人还能抵挡的住?

  

      所以冲锋枪才是骑兵最好的武器,朱雀军团军团长赵罡已经向军方后勤部请求调拨一万支冲锋枪,赵罡想要为每个骑兵师最少装备五百支冲锋枪,平均每十个骑兵中就有一个骑兵装备冲锋枪,不过赵罡的想法是每个骑兵师的冲锋枪大部分都集中使用,在骑兵部队冲锋的时候才会展现冲锋枪真正的威力。

  

      中华帝国在即将爆发的战争中以骑兵为主力,战争会在中华帝国的主导下,主要发生在俄国境内,战斗的主要内容是阵地战和攻城战。

  

      若是在大规模战斗的情况下,中华帝国的骑兵部队可以在空军轰炸飞艇的协助下,攻克俄军的阵地或者城池。

  

      但是空军的飞艇数量有限,在小规模战斗中,空军不可能派遣飞艇参与进去,而装备马克沁重机枪的俄军会给骑兵部队带来不小的伤亡。

  

      若是不想让这种事情发生,中华帝国的骑兵部队就需要装备一些攻坚武器。

  

      火炮就属于攻坚武器,不过中华帝国的火炮一个比一个沉,就算是最轻的60毫米迫击炮,重量都快要达到45公斤,骑兵部队为了保持机动,怎么可能装备这样沉重的火炮,骑兵部队需要更加轻便的火炮。

  

      于是更加轻便的兴华元年式60毫米迫击炮出现了。

  

      兴华元年式60毫米迫击炮

  

      口径:60毫米

  

      初速:203米/秒

  

      射程:175米~1550米

  

      射速:30发/分

  

      身管长:830毫米

  

      高低射界:45°~80°

  

      方向射界:左右各4°

  

      武器质量:15.7公斤

  

      炮弹质量:1.33公斤

  

      有效杀伤半径:8.7米

  

      最新的兴华元年式60毫米迫击炮比中华帝国陆军原本装备的60毫米迫击炮重量更轻,

  

      射程更远,炮弹威力更大。

  

      两种火炮同样是60毫米迫击炮,有这样巨大的差别便是在于炮管的钢材,有了更好的钢材,在加上颜学义提供的先进技术,才能生产出质量仅为原本迫击炮三分之一的兴华元年式60毫米迫击炮。

  

      中华帝国陆军已经准备开始全面更换装备最新式的兴华元年式60毫米迫击炮,不过现在兴华元年式60毫米迫击炮要首先供应朱雀军团,其次是青龙军团和火凤军团。

  

      朱雀军团的骑兵部队可以装备部分兴华元年式60毫米迫击炮,ww..ne迫击炮本身分成两个部分,由两个骑兵携带,而迫击炮的炮弹,其他的骑兵可以帮助携带,一人携带一两枚,不影响骑兵部队的行进速度。

  

      若是兴华元年式60毫米迫击炮装备在步兵部队中,那一个步兵就能扛着走。

  

      兴华元年式60毫米迫击炮只有十五公斤多一点的重量,属于轻型迫击炮中比较轻,实际上还有比这种迫击炮还要轻的存在,这种迫击炮被称为超轻型迫击炮,也可以称为掷弹筒。

  

      掷弹筒口径一般都在50毫米以下,不但掷弹筒的本身比较轻,掷弹筒的炮弹或者说可以用于投掷的手榴弹重量也很小。

  

      重量轻,易于携带,可提供及时的火力支援,?威力不错,造价低,这就是掷弹筒的优点,但是中华帝国却暂时不会装备这种武器,甚至以后也不会装备这种武器。

  

      因为这种武器有一个很大的缺陷,那就是准确度过低。

  

      由于掷弹筒底部的发射药未变,需要靠调整掷弹筒的角度,来确定发射距离瞄准目标,只有经验丰富的掷弹手,才能准确地击中目标。

  

      若是中华帝国刚刚生产一批掷弹筒装备部队,没有经验丰富的掷弹手,怎么能击中目标?

  

      和步枪、轻机枪、冲锋枪相比,迫击炮也有较高的专业性,所以骑兵部队的炮兵根本不会选择那些才从牧民身份转变没多久的蒙古人来担任。

  

      在几个月时间内,蒙古人学会瞄准射击就可以,要想学会开炮,那是一个很难的事情,骑兵师的炮兵基本上都是从陆军其他部队调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