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宋仕妖娆 > 第三百七十六章 四两拔千斤
    恺儿没有争储的希望,李凤梧也就失去了一个依靠。.ㄟm

  

      现在又忽然生了这么多事。

  

      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是李凤梧没有了靠山之后,愭儿或者惇儿他们其中的一个,要开始和李凤梧清算前仇旧怨了。

  

      赵昚叹了口气。

  

      这一次无论如何,得给李凤梧一个安生的交代。

  

      就算是愭儿和惇儿做的,也得好好敲打一番,不能寒凉了我大宋功臣之心。

  

      出使金国大理西辽。

  

      三件大事,哪一件都办得漂漂亮亮的……尤其是最后出使西辽,每年五百匹精锐战马,那就是大宋重骑军的底子啊。

  

      而且耶律普完的侄女还在李凤梧身边。

  

      很可能成为李凤梧的一个平妻。

  

      如果李凤梧被自己两个儿子逼得无法立足,这货会不会一怒之下跑到西辽去?

  

      赵昚完全不怀疑这种可能性。

  

      若是李凤梧被逼去了西辽,五百匹精锐战马恐怕没了,就是从西辽购买蒙古战马,估计希望也不大——赵昚从来没寄希望在安和郡主身上。

  

      真正受到耶律普完喜爱重视的,还是耶律杞颜。

  

      否则怎会如此大费周章的给她安排后路。

  

      赵昚也清楚,以李凤梧的才能,若是留在辽国,恐怕真能帮助耶律普完搞定萧朵鲁不父子,日子过的不会比在大宋差。

  

      至于李凤梧有没有能力逃到辽国去……赵昚没有想过。

  

      也不愿意去想。

  

      打心眼里不愿意己喜欢的这个年轻人有那么一天……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也许自己会心慈手软的放他一条生路。

  

      毕竟辽国和大宋隔了个吐蕃,并没有实际的利益冲突。

  

      想到这里,赵昚叹了口气。

  

      皇城司那边,曾觌肯定要全力彻查,但究竟能查到哪里却是个未知,既然有人敢刺杀李凤梧,必然做好了万千的退路。

  

      是人都知晓刺杀士大夫的厉害之处。

  

      恐怕最有用的线索还是那种来自黑市的军弩。

  

      也是最难的。

  

      这牵扯到将门利益。

  

      叹了口气。

  

      愭儿病在身,而我大宋却是病在骨髓了啊。

  

      乾道元年乾道二年乾道三年在政策上大力展经济,颁了多想利国利民的政治措施,又整顿了隆兴元年北伐后残军军备。

  

      如今的大宋风华正茂。

  

      如李凤梧说的那般,真快的进入一个繁华盛世。

  

      而自己励精图治,意图北伐恢复江山,何尝不是一种慢性治疗手段,希望能将病入骨髓的积弊清除——难得李凤梧也有此想。

  

      可是怎么就是有人白呢。

  

      赵昚忧心忡忡。

  

      梧桐公社听雪院里的李凤梧却惬意的很。

  

      经过一夜的思索,李凤梧已经想明白了很多事情——包括赵惇为何让影子刺伤自己而不是刺杀自己。

  

      赵惇就是想借这个事情,摸一下赵恺的态度。

  

      至于赵恺现在什么状态,李凤梧清楚的很,虽然赵恺没了争储的心气,但不代表自己就要放弃。

  

      就算没有赵恺的配合,自己也有把握让赵惇走上弑兄的历史轨迹上去,最后再想办法让赵惇身败名裂,那时候由不由得赵恺,他都得入主东宫。

  

      而赵恺真的没了心气吗?

  

      想到这一点,李凤梧忍不住乐了一下,却不经意扯动了伤口,顿时疼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夏末初秋,秋老虎临近。

  

      临安燥热的很。

  

      好在梧桐公社从来不差冰块,也不差打扇降温的丫头。

  

      耶律弥勒和朱唤儿更是殷勤的伺候着自己,这日子确实过的小惬意。

  

      耶律观音也比较老实,安心的做起了教书先生,教导铁木真汉语的同时,潜移默化让他吸收大宋的儒家文化——

  

      对于这一点,李凤梧其实有点矛盾。

  

      很有点担心,万一铁木真因此成了儒家斯文人,没了草原汉子的血性和霸气,那可如何是好?

  

      至于今日朝会之后,赵惇和赵恺会如何反应,李凤梧已经有所意料。

  

      如果猜的没错,皇甫坦肯定会去一趟德寿宫,大概也真能从上皇和吴太后那里套出太子赵愭病了的消息。

  

      但这都不重要。

  

      经历过上元大火案重启的事情后,自己已经明白一件事:柳子承绝对不是个善良的人。

  

      能让他父亲柳相正罢官流放,能让柳子远成为替死鬼。

  

      这样的人能不狠?

  

      而偏生赵惇现在最为倚重的谋臣就是柳子承。

  

      经历过昨夜的事情,赵惇大概也明白了他的处境:绝对是悬崖之上。

  

      退一步就万劫不复。

  

      所以赵惇只能前进。

  

      如何前进?

  

      那就是听从柳子承的建议。

  

      而柳子承会给出什么建议——设身处地,如果是自己,有着柳子承那种连亲情都视如草芥的性情,恐怕只有一个:趁你病要你命。

  

      赵愭不是病了么,那就病死罢。

  

      历史不就是这样的么。

  

      否则一个太子,怎么可能因为太医用药过量而死?

  

      完全不科学的嘛。

  

      历史上的赵愭死了,谁受益?

  

      赵惇啊,因为这货之后入主东宫成为了光宗。

  

      所以李凤梧完全可以想到,赵愭本身就是死在赵惇手上,至于历史上是否真有一个柳子承给赵惇出的这个主意,李凤梧完全不在乎。

  

      反正只要赵惇毒杀了赵愭就好。

  

      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李凤梧对局势了若指掌的基础上,也是建立在他对赵惇和柳子承这两个乾道三年最重要人物的性格了解上。

  

      如果柳子承不是那种阴狠毒辣的阴才,如果赵惇不是对皇位有着执着的野望。

  

      李凤梧都不会出昨天那一招,让赵惇现实。

  

      只有被逼到悬崖边上的赵惇,才会冒然孤注一掷。

  

      而这……就是赵恺的转机!

  

      这个计划自己谋划的,而且只谋划了昨夜那场刺杀,但赵恺张杓赵汝愚都在其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只是他们都是被动的,被李凤梧利用了他们的立场而已。

  

      所以李凤梧昨夜这一招,用他的话来说,四两拔千斤耳。

  

      轻轻的一步棋,流了几两血,却让张杓赵汝愚赵恺赵惇柳子承尽数入局。

  

      历史在乾道三年将要重演!(未完待续。)公告:本站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告别一切广告。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进入下载安装appxsyd(按住三秒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