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宋仕妖娆 > 第二百八十四章 扑朔迷离
    天光微亮。

  

      经过大雨的洗涮,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腥味,整个天地之间都焕然一新。

  

      恭王赵惇有些乏力的起床。

  

      昨夜不知道为何,嫡妃李凤梧忽然生了气,将自己赶到了书房。

  

      本想去侧妃庄氏处,可嫡妃李凤娘那眼神明显在告诉自己,敢去庄氏那睡觉,自己得长期睡书房。

  

      无奈之下,只好将就了一夜。

  

      只是书房再奢华,又怎么比得上卧室。

  

      是以赵惇睡得很差。

  

      起身,洗漱,吃了点早食,问丫鬟,“娘娘呢?”

  

      丫鬟老实的答道:“娘娘说今儿个天气清爽,去瓦子逛逛,听听书。”

  

      赵惇没奈何的叹了口气,“咱府上不是有说书人么……”

  

      丫鬟欲言又止。

  

      赵惇叹了口气,“去忙罢。”

  

      不用想就知道娘子去瓦子听书的原因,最近临安各大瓦子的说书人还真是有点让人刮目相看,《画皮》明明有书,但听说书人说来,简直栩栩如生,就如画一般展现在眼前。

  

      王府的说书人,还真比不上瓦子里的说书先生。

  

      书房里只剩下赵惇。

  

      低头找了个东西,再抬头时,房间里便多了个人。

  

      夏日雨后的清晨,一片光艳。

  

      但这人恰好站在眼光照射下的一片影子里,隐隐约约朦朦胧胧……

  

      赵惇看也没看他,“怎么样,查到那个焦寒了没?”

  

      影子里的那人说话不带丝毫感情,“确实存在此人,但并不叫焦寒,真名无从得知,庄闲每次被带去的地方,并不是那处废屋,而是废屋三百米外的另外一个民居,只是期间用了什么手段,让庄闲以为是那处废屋。”

  

      赵惇点头,“这就解释得通了,这个化名焦寒的人是何方势力?”

  

      “查不到。”

  

      “查不到?”赵惇吃惊的抬头看了一眼影子,点头,“我知晓了。”

  

      一阵风拂过。

  

      赵惇眼前一花,书房里便只剩自己一人。

  

      能让影子都查不出来的人,究竟是谁?

  

      同样的一幕,也发生在邓王府。

  

      赵愭也在书房里,那个面目寒碜雪白的汉子,化名孤魂的人鬼魅的出现。

  

      赵愭示意他喝茶。

  

      孤魂没有行动,只是安静的站在角落里。

  

      赵愭忽然蹙了蹙眉头,“受伤了?”

  

      孤魂没有回答,却道:“遇见影子了。”

  

      “赵惇身旁的那个影子?”

  

      难怪会受伤。

  

      孤魂的本就寒碜的脸色,显得有些萎靡,“焦寒其人并不存在,但确实是有这么一个人,两个月之前和庄闲认识,并在近期告诉了他梧桐公社水池里藏有惊天隐秘的消息。”

  

      赵愭愣了一下,“查到来路了。”

  

      孤魂摇头,“没查到,他的行踪已经完全被抹去。”

  

      赵愭挥挥手,“你先去养伤,有什么需要尽管说,哪怕是千年人参,我也会去为你寻来。”

  

      孤魂没有做声,鬼魅的飘走。

  

      赵愭陷入沉默。

  

      两个月?

  

      焦寒要告诉庄闲,李凤梧梧桐公社里藏有推背图的消息,为何一定要等到两个月之久,这究竟有什么意义?

  

      他完全可以直接告诉庄闲。

  

      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是在掩饰什么吗?

  

      赵愭有点想不明白。

  

      同时也感到有点惊心……临安竟然有人是自己查不出来路的!

  

      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临安大概只有三五个人。

  

      父皇,上皇,赵惇,汤思退……还有一个就是在枢密使位置上做了许久,如今已完全掌控了枢密院的陈俊卿!

  

      陈俊卿掌控枢密院,手上高手不要太多。

  

      那么,这个焦寒究竟是谁的人?

  

      赵惇应该不会,他和自己争储,那是兄弟之间争江山,若是涉及到推背图,有可能危害到赵室社稷的事情,赵惇当然不会去做。

  

      他没那么笨,因为这事一旦暴露,将再无争储的资格。

  

      父皇和上皇都不可能。

  

      那么……难道是汤思退?

  

      又或者是陈俊卿?

  

      可是陈俊卿素来倾向李凤梧,又有张浚致仕前的嘱托,也没道理对李凤梧下手。

  

      那就只有汤思退?

  

      赵愭猛然精神一振,必然是汤思退。

  

      自从三王平衡后,这位大宋第一相公,就秉持一个拱扑策居正的策略,游走在自己和赵惇之间,争储一事他大概不会直接支持某一个。

  

      但是对李凤梧出手,却说得过去。

  

      也许他已经感受到了李凤梧带来的威胁!

  

      尤其李凤梧漂亮的出使大理归来,再不出手对付他,这个大宋雏凤很可能要不了几年,就会一跃成为大宋的相公。

  

      赵愭自以为明白了真相的时候,庆郡王府上,赵恺也和东方秦川有一番对话。

  

      “昨夜情况如何?”

  

      东府秦川负手立在书桌对面,面色凝重,“不出殿下所料,孤魂和影子都出动,去查那个焦寒,由此也可以排除,这件事的幕后推手不是邓王和恭王。”

  

      赵恺点头,“我早就猜到不是他俩,不过还需要去证明。”

  

      顿了一下,在沙场上走过一遭,又亲眼见识过李巨鹿和东方秦川的勇猛,赵惇对孤魂和影子的实力比较感兴趣,“孤魂和影子出手了?”

  

      “他俩打了一架。”

  

      “情况如何?”

  

      “平分秋色,都受了伤。”

  

      “与你相比?”

  

      东方秦川思忖良久,“大概也是不分上下,不过似乎都要逊色李巨鹿一筹。”这就是变相承认自己也不如李巨鹿。

  

      赵恺叹了口气,“李凤梧有个好伙伴。”

  

      旋即又道:“焦寒是郭家的还是钱家的人?”

  

      东方秦川摇头,“不确定,他的行踪已经被完全抹去,根本查不到。”

  

      赵恺愣了下,“这么说李凤梧在忽悠我了?他之前给我说,这个敌人很可能是郭家和钱家……”

  

      东方秦川想了想,“也不排除,毕竟若是经过长期筹谋,郭家和钱家也能做到这一点——那段时间,临安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重启的上元大火案上,没有人去关注到青云书社一个普通士子,所以做到这一点,并不算难。”

  

      赵恺叹了口气,“这情况有点扑朔迷离啊……也不知道李凤梧那家伙怎么想的,看他好像一点也不急。”

  

      东方秦川犹豫了下,才道:“李凤梧似乎早就知晓推背图的内容,他也许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故意让皇城司搜查出来,也许就是想引出暗中对他还怀有敌意的人。”

  

      赵恺不做声,片刻后道:“你着人去请赵汝愚来一下。”(未完待续。)!!本站重要通知: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无错误、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文字大小调节、阅读亮度调整、更好的阅读体验,请关注微信公众号appxsyd(按住三秒复制)下载免费阅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