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 > 第三零九章 新任刺史公孙度
    给张宁吃了一颗定心丸之后,郭嘉也就在张宁屋里安歇了。

  

      二人已经许久不见,干材烈火一点就着,一晚上自然是如胶似漆不提。

  

      可惜好景不长,那儿子郭野似乎故意闹腾,时常惊醒。

  

      一闹腾张宁就要去安抚。

  

      弄得郭嘉毫无情趣。

  

      这小子果然是他的种。

  

      这么小的年纪就知道跟老子抢女人。

  

      长大还了得?

  

      张宁自然是窃笑不语!

  

      ……

  

      “主公!”

  

      第二天一早,戏忠就前来求见郭嘉。

  

      郭嘉不在的这段时间,云州可是积攒了大量的公务。

  

      戏忠虽然可以代郭嘉打理,但毕竟不是郭嘉本人,有些事自然是要禀告郭嘉的。

  

      “主公,这是今年的边贸的收支,黄巾之乱基本上已经平定,各州也基本上稳定下来。前景非常不错。”

  

      “主公,这一次平定南匈奴,缴获的物质已经统计了出来。”

  

      “主公,平定南匈奴之后,去往西域的商路打开了,最近一个月涌来很多胡人,带来了西域的精美商品。他们都是途径匈奴的领地而来的……”

  

      “主公,平定了南雄之后,鲜卑诸部和乌桓无不肃然,无论是做生意还是其他都规矩了很多。不少部落主纷纷派人来请求增加商贸……”

  

      戏忠拿着书简一一的介绍到。

  

      他是一个称职的总管。

  

      好了好了!

  

      郭嘉摆了摆手,笑道:“这些事情你拿主意就行了,不需要再告诉我。”

  

      对于戏忠,他还是十分信任的。

  

      再说他对这些繁琐的事情十分的头疼。

  

      戏忠淡淡一笑,还是一板一眼的将手头上的事情汇报完了。

  

      主仆有别。

  

      虽然郭嘉信任他,让他代理刺史府的事情,但是戏忠却不能真的把自己当刺史了。

  

      该报告的还是要报告的。

  

      就算只是一个形式,但那也是态度问题。

  

      “对了!”

  

      郭嘉忽然想起了什么。

  

      “代郡已经开始重建了,公达和孝先正在忙活,重建工作可不是一个小工程,这后方供给问题志才你一定要抓紧。”

  

      属下明白!

  

      戏忠恭身道。

  

      其实这件事不用郭嘉交代戏忠也会十分的上心的。

  

      代郡是云州伸出去的一个触手,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这一次与南匈奴一战就显现了出来。

  

      于禁的大军之所以能够更打败南匈奴,除了郭嘉的指挥之外,更重要的还是代郡桥头堡的后勤供给。

  

      桥头堡不仅能够提供后勤,还能够提供必要的军事援助,是云州的第一道防线。

  

      如果没有代郡的桥头堡,匈奴人定会长驱直入打到卢奴城下。

  

      这样一来战火蔓延,郭嘉苦心建设的边贸重镇就付之东流了。

  

      “主公,属下有个想法。咱们可以将这个代郡建设成为一个军事重镇。以桥头堡为中心,在周边大量的建设坞堡,以坞堡为单位,以那些被匈奴人释放出来的汉人努力为基础,将整个代郡连接起来,成为云州的最外防线。”

  

      戏忠一本正经的说道。

  

      英雄所见略同。

  

      郭嘉笑着点了点头。

  

      其实荀攸也是是这么想的。

  

      建立军事管制边郡,一来能够增强边郡的战斗力,二来还能够减轻后方供给的压力。

  

      一举两得。

  

      代郡是这样,其他的广阳上谷也是如此。

  

      “另外!”

  

      戏忠又道:“属下认为,代郡完全可以弃耕放牧。”

  

      他痛心疾首道:“这些年大汉之所以被边界游牧民族所蹂躏,就是因为手中无马,没有马就不能对付游牧民族的骑兵。如今代郡荒凉了正好适合放牧。再者,那些从匈奴归来的汉人放牧也是轻车熟路。”

  

      好主意!

  

      郭嘉登时喜出望外。

  

      抢别人的终究不如自己生产,如果他有了马源的话,自然也就不愁骑兵的建设了。

  

      不过……

  

      郭嘉脸上露出了苦笑。

  

      骑兵可是个烧钱的玩意,人吃马嚼的每天的消耗都很厉害,以云州的财力撑死了能够养活一万骑兵,多了郭嘉恐怕都会破产了。

  

      这一次缴获了匈奴人的一万多匹马,郭嘉也没有能力再扩建骑兵了,他给骑兵留下一部分备用马匹之后,剩下只得忍痛割爱将这些战马发配到各步兵中干些运输的活儿。

  

      战马干运输,这是多大的浪费啊。

  

      但是郭嘉又不舍得卖?

  

      卖出去定会增强他人的实力,将来成为他的强力的对手。

  

      这种傻逼的事情,郭嘉自然是不会做的。

  

      “禀报主公,冀州刺史公孙度派人求见。”

  

      就在二人商议正事的时候,下人忽然来报。

  

      冀州刺史公孙度!

  

      郭嘉脸上微微有些愕然。

  

      他觉得这个名字有些熟悉,究竟在哪里听过,却一时间想不起来了。

  

      “并州一战之后,袁绍没有被问责,反倒是进了近卫军当上了校尉。这冀州刺史便落到了尚书令公孙度的头上了。这人少随父迁居玄菟郡。初为玄菟小吏,建宁二年,继升尚书郎的。”

  

      戏忠摇了摇头,脸上大有气愤之色。

  

      他是寒门出身,对达官贵人把持朝政的事情十分的鄙视。

  

      朝中有人好作官。

  

      袁绍打了败仗仍然能够升官发财?

  

      这让那些寒门子弟情何以堪?

  

      不仅如此,并州刺史丁原也升了执金吾。

  

      相较之下,郭嘉这个打了大胜仗的功臣的所得就有些相形见绌。

  

      我了个去!

  

      郭嘉忽然想起来了这个公孙度来了。

  

      这可是后来的辽东王!

  

      他在位的是,辽东可是盛极一时。

  

      没想到这个猛人居然成了自己的邻居。

  

      想到这里,郭嘉的双目忽然眯了起来。

  

      要不要干掉这个公孙度呢?

  

      很快,他又摇了摇头。

  

      似乎让这个公孙度割让辽东也没有什么害处。

  

      他在位的时候,似乎对那些少数民族也十分的狠厉的。

  

      想到这里,郭嘉顿时开心起来。

  

      “来人,请公孙大人的使者进来!”

  

      公孙度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来示好,他自然不能落了人家的面子。

  

      郭嘉正琢磨是不是要提前将公孙度打发到辽东去干他的造反事业呢。

  

      毕竟,这也是一方诸侯。

  

      虽然在汉末诸强中不显山漏水的。

  

      但确确实实的是三国外的第四国。

  

      辽东国存活了五十年,比三国的任何一个国家都长。

  

      在此期间,公孙度也曾励精图治,在边陲之地保持了一片净土。

  

      也保护了不少避难的名士。

  

      可以说说,某些程度上公孙度还是有功的。

  

      这让郭嘉颇有些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