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农家巧妇来种田 > 第193章 又是一年秋
    第193章又是一年秋

      

      入秋,天气转凉。早晚需要增加衣服,预防伤风感冒。学堂的夫子已经落实,冯昊阳还真是说到做到,一口气给弄来了三个秀才,都是去年刚刚考中,没有馆可坐的那种。

      是他亲自给送来的,不过没穿官服。佟雪莹还好信儿的去瞅了瞅,毕竟当初答应了刘常山一家,给他家闺女物色一个。

      人都长得还不错,说话谦卑有利。不过她倒没着急,刘芳年纪还小,再等几年也不迟。

      关于夫子的费用方面,冯昊阳把能给的政策都给了。别说,大明朝还算比较开明,竟然鼓励个人办学堂,每年会给五十两到一百两银子不等。

      刘家庄的学堂规模不算小,不过因为设在农村,所以也就只能得到每年七十两的补助。这是冯昊阳能给的最大额度,为这儿,他还挺自责。

      不过老爷子他们倒是挺高兴,虽然只有区区七十两,可至少夫子的辛苦钱出来了,孩子那里就少收一些,这样便能让更多的孩子来念书。

      佟雪莹还给他们订了工钱制度,按课时结费。一堂课十五文钱,每堂课是一个时辰,然后自修半个时辰,看自修是十文钱。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如果有教出童生、秀才的,那就给奖励。童生奖励五两银子,秀才奖励十两银子。

      这一套方案出来,董老爹、慕容老爷子还有冯昊阳的父亲冯晟,都纷纷表示赞同。

      忘了说了,冯昊阳的父亲也来刘家庄住了,跟二位老爷子一起住,不过吃他们自己单吃,毕竟人家冯晟老爷子有老伴儿。

      地里的庄稼开始往回收了,不过这一次作坊没有放假。五个串城等着要货,实在是不能松懈了。后山的工程已经到了收尾的时候,做的很快,才八月就已经弄得差不多了。

      山葡萄也到了可以酿酒的时候,佟雪莹这几日开始忙着酒坊那边的招工。今年酒坊招工比较好招,因为有学堂跟着。

      凡是在作坊、酱坊、酒坊做工人家的孩子,享有优先报名上学的资格。这就让不少人都挤破头想来做工了。

      有钱赚,孩子还能上学,多好的事情。去年做酒的时候,是耿氏帮忙做的。今年把她单提出来,酱坊交给柳二嫂跟杨氏他们。

      做酒也就几个月,然后她就打算把耿氏单独安排在这儿,清点库存,收拾收拾。酒庄总要留个人,随便留一个她不放心,知根知底的才最是可以。

      今年地里的收成一般,所以佟雪莹只打算要刘常山家一成的粮食作为租子。不过老两口谁都没同意,二成粮食一斤不少的给送了过来。

      说实话,他们家还真不缺粮食。慕容山庄给,东方念的酒楼也给,说是给东方雯樱的口粮。一个人能吃二百斤大米,三百斤白面?

      本家那边年前还给不少,一共就这么几口人,哪能吃的完。陈粮没吃完,新粮又下来,她发现他们一直在吃陈粮。不过粮满仓,心不慌,好事!

      地里的玉米该收了,给冯昊阳那边去了个信儿,告知他中秋过后收玉米。眼下她要忙的就是这个中秋节了。

      今年过节的人数,又增加了一家三口。冯昊阳的爹娘都在刘家庄,他不可能不在这儿的。所以今年的月饼,她打算自己做点儿。

      为此,厨房又增加了一个烤炉。类似于烤箱但不是烤箱,需要注意火候,还要注意里面的构造,反正讲究不少,事儿也不少。

      中秋节礼的事情,她已经全都交给东方雯樱去做。既然想跟她合作做生意,就要了解她的套路。不然以后真有什么意见分歧,有伤和气。

      “闺女,你冯婶儿说中午去她那边吃饭,好像昨儿昊阳给拿了两条花莲。”吴氏喂完,拎着桶从后院走出来。

      花莲,鱼的品种,辽东府特有。

      佟雪莹正切豆角丝呢,听她这么说点点头,眨巴了两下眼睛,道:

      “那咱啥时候过去?这么老多人,她一个人可忙不过来。”

      吴氏把桶放好,洗了两把手后,点点头,说:“我这就要过去了,你再等等吧。我那会儿看见东方姑娘出去了,你给她安排啥事儿了,我怎么瞅着天天往作坊去呢?”

      “嘿嘿……没啥,她闲不住。”小妮子笑着耸耸肩,继续切着手里的豆角丝。

      吴氏去屋里换了身衣服,出来之后又说:“闺女,今年小七的棉衣我都给做好了,你别忘了给他订大氅。冬天去村头念书,虽说不远吧,可也挺冷的。”

      佟雪莹听到这话,忙不迭的点起头来。改天是得去趟镇上,给儿子还有大家的冬天东西备足。瞅着这架势,东方雯樱应该得年前才能走,她的衣服也得帮着弄好才行。

      “佟姐姐,我把节礼的事情定下了,过来跟你汇报汇报哦。”

      老规矩,人没到话先到。等她走进院时,身后还跟了个刘芳。两个人都算是她的妹妹,一视同仁,没有任何偏爱。指着一旁的小,边切豆角丝边说:

      “坐,说给我听听。”

      刘芳是个干惯活儿的,见她切完的豆角丝都放到盆里没有晾,弯腰拿起之后,就帮着晾晒豆角丝。东方雯樱坐在她的跟前,从袖口里拿出一张纸,笑嘻嘻的说:

      “我问了芳儿这几次发放节礼的标准,基本上不是两样就是四样。我也问了一些作坊的嫂子们,看他们都想要什么,把大家说的集中起来,就总结出了四样:”

      “月饼,豆油,棉花,毛青布。”

      佟雪莹听到这四样,扭头看了她一眼,然后点点头,说:

      “不错,挺合大家心意的,价格你谈好了吗?”

      “还没呢,不过打算明天跟杂货铺的车去镇上,找庞老板好好谈谈。佟姐姐放心,我一定用最便宜的价格买下这些东西。”

      看着东方雯樱打包票的样子,佟菇凉笑着点点头。这丫头不错,虽然偶尔像个小孩儿,不过只要认真起来就会很靠谱。那日武家媳妇儿的事儿,她有很大一部分的功劳。

      临近中午,佟雪莹把门锁上,带着东方雯樱去了董老爹那边的房子。冯夫人已经把两条大花莲鱼炖上了,吴氏在那里拌着凉菜。

      佟雪莹没有把自己当成客人,直接走到灶台前,开始倒油、准备炒菜。东方雯樱坐在灶台前的小上帮着烧火,也没有一点大小姐的架子。

      午饭是在院子里吃的,放了两张桌子,三位老爷子带着小七在那边,她们女眷在这头。吃饭的时候,听董老爹提及,杨大川去找他了,打算抽空过去跟他学点儿,来年在下场试试。

      对于他的这个打算,佟雪莹等人都是支持的。既然已经读书了,而且有个童生傍身,为啥不继续往上再考一下。以前没有这个机会,也就那么地了。

      如今有这样的机会,还有这个条件,为啥不能再试一试。佟雪莹给东方雯樱夹了块鱼,点点头说道:

      “其实,我倒觉得杨大川有这个能力。以前没有考上,估计也是家里给的压力太大了。”

      “对,我也是这么想的。”慕容老爷子忙不迭的点头说着,跟冯晟碰了下酒杯,喝了一口之后又说,“今儿跟他说了会儿话,那小子谈吐不错,应该是以前的方法不对。”

      冯晟听了,也开口说道:“有可能。这念书啊,它讲究巧学。死记硬背当时是记下了,过后就全都忘了。”

      “正是,正是。”董老爹也跟着点头。

      说到教育,貌似这三位都挺有发言权的。冯夫人笑着直摇头,给佟雪莹夹了块,说:

      “闺女多吃,吃多点儿。”

      ……

      这天,杂货铺送完货从作坊回来,到佟雪莹家停下了。把她要的江米、大枣、帘子,都给卸到了仓房。不是外人,大家都是数落的,铁柱来到佟雪莹面前,从袖口掏出一封信给她,说:

      “佟娘子,这是给您的信。东西都放仓房码好了,我们就先回去了。”

      佟雪莹接过信,笑着道谢之后,便把他们送出了家门。回到院里,将信打开,边走边读。吴氏没在家,去找冯夫人唠嗑儿去了。

      自打冯夫人来之后,吴氏每天都会去找她唠嗑儿。有时冯夫人也会过来找她,二人俨然都成了闺蜜,没事儿就凑到一起。

      信是西门瑶写的,主要就是说想她了,问她什么时候去图阳县玩。还说她现在在图阳县,每天看着那些师傅们做工,给串城装饰。

      都是一些琐事,不过字里行间读得出来,这丫头挺高兴的。能不进宫,还能在疼爱自己的手下呆着,这就是不错的归宿。

      信件读完,佟雪莹直接把它了灶膛内。读过的信,她从来都不会留,就怕日后有谁拿到,然后会加以利用。大锅里烀着土豆纽子,等烀熟了,切成片晒成干,冬天就可以吃了。

      看着灶膛内的火,小妮子无聊的用手指敲着脸蛋。脑子里不停地琢磨酿酒方面的事情。去年的步骤她都记下来了,可是今年她打算重新改良一下。

      最起码得酿成干红,这样才能卖进宫里,卖给那个皇帝,然后她也能好好赚上一笔。每每想到这儿,嘴角都会情不自禁的向上扬起,然后——

      “想什么呢?这么高兴”猜猜这人是谁?如果我现在更一章,然后晚上在更,你们能抽我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