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奇公子 > 第八百三十二章 两阁三殿五院
    “主公,有人又不安分了!”

    听着郭嘉的话语,刘奇顿了顿笔,叹了一口气,任由笔尖上的墨滴落在砚中,这才将手中笔搁置起来,不紧不慢地问道,“谁又闹幺蛾子了?”

    郭嘉带着几分淡然说道,“太常寺丞张义与谒者仆射裴茂!”

    刘奇不由挑了挑眉说道,“这二人又想折腾什么东西了?”

    郭嘉开口说道,“这二人上书,请朝廷立宗正!”

    刘奇淡淡的说道,“立宗正就立宗正!别的不说,单单就是我大汉庙堂之中,宗室贤良之才就不少,没必要为了这一点争执,你就来亲自找本王吧!”

    郭嘉斜眼看了一眼刘奇,“主公就不想知道这二人想要推举何人为宗正?”

    刘奇顿了顿,带着几分玩味问道,“这二人想要推举何人?总之不会是本王的这群兄弟吧!”

    郭嘉淡然说道,“主公,这二人煽动朝臣,提议推举刘璋为宗正!”

    刘奇抬眼向南望了一眼,“刘君郎的幼子刘璋刘季玉?”

    郭嘉点了点头,“没错!”

    郭嘉顿了顿,解释说道,“主公,张义之子张裕,裴茂之子裴潜,都在黑白学宫之中求学!”

    “嗯!”刘奇心口不一的轻哼一声道,“看来这二人胆子不小啊!有没有查到谁在背后推动支持?”

    郭嘉叹了一口气说道,“主子的有些政令,打击面有些太广了,如今三公九卿,很多事情上都没人愿意出头了,这样下去,对王爷也不利哪!”

    刘奇稍稍顿了顿,开口喊道,“孝直,进来!”

    外边候着的法正毫不犹豫的走了进来,静候着刘奇的吩咐,刘奇开口道,“孝直,替本王录表!”

    而后刘奇毫不犹豫的开口说道,“加光禄勋贾诩、御史中丞戏志才文渊阁大学士,加庐江都督府长史刘晔,汝南别驾鲁肃文渊阁直学士!加将作大匠黄承彦天工阁大学士,加军械监蒲元天工阁直学士!

    加侍中皇甫嵩、侍中朱儁、卫将军张济,武英殿大学士,加卫尉马腾、执金吾黄忠,武英殿直学士!加司空陈纪文华殿大学士,加太常士孙瑞,少府陆康、御史中丞戏志才、司隶校尉扈瑁文华殿直学士!加司徒张俭,崇政殿大学士,加尚书令荀彧,尚书仆射田丰、赵戬崇政殿直学士!

    加大司农庞德、少府陆康、典农都尉秦宓集贤院大学士,加尚书令荀彧,尚书丞赖恭、司农寺平准令糜竺集贤院直学士!加司空陈纪、廷尉法衍、司隶校尉扈瑁、豫州刺史水壹、益州刺史诸葛玄,监察院大学士,加执金吾黄忠、尚书丞赖恭,监察院直学士!

    加太尉杨彪、太常士孙瑞、少府陆康、大鸿胪祝龟、太中大夫孔融、御史中丞戏志才,知谏院大学士,加御史祢衡,知谏院直学士,加光禄大夫蔡邕、太中大夫孔融、大鸿胪祝龟、太仆荀悦、少府陆康,翰林院大学士,另择若干经史通达之儒林名士,为翰林院直学士,择科举通晓经义者入翰林院,为翰林院学士,主修经史子集,为天下正典!

    加博士周忠、博士韩融、博士宋忠、博士赵岐、博士任安、南郡太守申屠蟠、司空杨彪、太仆荀悦、太中大夫孔融、将作大匠黄承彦等人为弘文院大学士!博士綦毋闿、汉阳太守王烈、扬州刺史刘繇、名士华歆、王朗、颍容、太史周群、典农都尉秦宓等,为弘文院直学士,另择教化优异之辈,授弘文院学士,以弘扬圣人教化!

    凡大学士,加秩俸千石,大学士名号相加者,次者折半而俸,再次者再折半相加为俸,凡多名号相加者,依次而行!凡直学士,加秩俸五百石,以大学士名号为尊,余者减半递减,同大学士俸禄所就之法而定!凡学士,加秩俸二百石,以大学士、直学士名号为尊,余者依次递减,同前法而定!”

    刘奇这番话说出去,法正早就和刘奇等人商议过刘奇的提议,自然没什么,可作为刘奇心腹军师的郭嘉,登时面色大变!

    刘奇这招看似和给公卿百官头上加虚衔名号没什么,可郭嘉是聪明人,自然不在意这数万石粮草,可这招放出来,就在文人头上加了一个紧箍咒,文人所求,不外乎名利,可如今刘奇所作所为,却是将天下大半士林都给笼罩进去了,其他的不提,笼络了朝中百官,尤其是文渊阁和天工阁这两阁赫然立于前,就足够让聪明人明白,大司马看重的是什么!

    除却这两阁之外,三殿当中两殿都放的是处理天下政务的英才,不管是张俭还是陈纪,说白了就是顶雷的,真正被那位汉中王看中的,还是崇政殿的直学士和文华殿的直学士,崇政殿处理的是天下大事,而文华殿之中诸人,要做的就是配合督促崇政殿处理政务!

    真正的重头还在五院,集贤院说是集贤院,倒不如说是那位大司马放出了一个信号,只要你们有本事给朝廷弄来钱财粮食,那就是贤人,虽说公卿百官心中恐怕会有怨言,可三个大学士,一个掌管天下税赋,一个掌管天子内帑、还有一个掌管天下屯田事宜,虽说秦宓年轻,可单单是秦宓在南阳进行的屯田和在荆南四郡推广的圩田,或者荆南四郡种植的棉花,都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众人就算有怨言,可单单秦宓的功绩,就足以让这些人闭嘴!剩下的三个直学士,旁人也说不出什么,可中间多了糜竺,那些嗅觉灵敏的商人,定然会明白其中的意思!

    剩下的监察院、知谏院,都是天下世人向往显示自己清贵清廉高洁的地方,除却监察院塞进去的几个人,知谏院的人旁人一个都挑不出毛病来!没看到整个知谏院就祢衡一个直学士么?祢衡的品性,京都之中多少人清楚,现在祢衡是给了众人立了一个榜样!

    而后边的翰林院和弘文院,前者主修经史子集,说白了就是这些人决定经义的注释正解,以后修史就靠这些人,别的不说,单单是一个修史,就不知道是多少人向往的,更何况,蔡邕、孔融、祝龟、陆康、荀悦这五个人,都是名闻天下的大儒,有这五个人修史,天下没有几个不服!

    可同样的,翰林院直学士空着,刘奇谕令召集天下名士为直学士,从科举中选举贤良之才为翰林院学士,这才是吸引天下人的诱饵,一举就将天下大半士人给笼络到手了!

    更别说还有一个弘文院,这群大学士可都是天下的硕儒名士,一个个广开教化,谁人不服,虽说产砸了一个墨家出身的黄承彦,可那位是汉中王心腹,修的是工匠之学,可也没谁胆敢小觑!至于这群直学士,刘奇能说出来的在天下人眼中也是声名赫赫,更何况还有一大批未曾许诺出去的学士和直学士!最重要的是,这可是教化之功!给了天下士人另一条出路,就是你不当官,可只要愿意教化百姓,随时可以授徒,做得好还有清贵的官衔可以拿,最重要的是,这学士的名号,就相当于官方的认证,成为一个人学识是否渊博的凭证,士林中人焉能不从?

    郭嘉顿了顿说道,“主公,此事操办起来不难,怕就怕有些人,弄虚作假,让下边不清楚呐!或者有些人徒有虚名,恐为天下误!”

    刘奇开口说道,“让志才挑选可靠的人审核,另外,基础教学,本王可以着手编纂,就不需要劳烦那些大儒了,本王也需要搏一些士林名望!另外,让翰林院大学士,召集弘文院大学士,再召集天下奇人异士,根据拼音校正雅音,完成文字归类,将字典编纂出来!而后着手简化文字书写,让更多的人能读书识字,这才是正理!”

    刘奇平静地说道,“朝中那些清贵官员一个个是吃饱了撑着,既然如此,那本王就让这两件士林大事,去让他们忙活,告诉志才和文若,现在朝廷需要的是修生养息!”

    刘奇顿了顿说道,“近些时日天气有些干燥,虽说南阳没什么,可河北中原爆发蝗灾,天下艰难!本王心有所感,今年九月,汉水恐怕会有大涝,传令下去,让承彦和子敕二人亲自率领得力干将督查,疏通河道,加固堤坝,在黄武指出可以开掘堤坝预防泄洪,避免冲毁良田!南阳、南郡、章陵、南乡四郡乃是本王心腹之地,万不可出了大差错!”

    刘奇清楚的记得,在史书上有记载,建安二年春,夏五月,蝗!秋九月,汉水溢!而历史上的建安二年,正是现在的建安三年,历史上记载的蝗灾,在刘奇的干预和预防下,蝗灾没有对刘奇治下造成太大的威胁,江淮之间的灾难,却让占领了九江的孙策苦恼不已!可历史上记载的信誓旦旦的汉水溢,刘奇却不得不小心,虽说不知道这洪水有多大,可刘奇清楚,就然能被史书记载在册,就说明,这洪水,小不了!

    郭嘉不明所以,可想到大司马府中那位左伯左子邑,或者说是左庆延左积世所说的种种,对于这件事情,郭嘉并未生疑,当下点了点头说道,“主公放心就是,属下会联合贾大人,让手底下的人积极配合黄公和秦子敕,联合司马先生,将汉水从上游到河汉汇聚之处都细细梳理一遍!”

    刘奇点了点头说道,“那此事本王就交给你了!要是到时候出了事情,那本王就唯你是问!”

    郭嘉开口问道,“主公,那宗正的事情?”

    刘奇平静地说道,“召集三公九卿共议,这宗正必须得立,可怎么立?立何人?这些都是需要尔等共议,不说才学多么出众,可品德一定要敦厚,对经义也不能生疏,风骨也不能差,丢了我大汉颜面!就让要督掌宗室,那最重要的就是尊天地君亲师,信孝悌忠信,明礼义廉耻!”

    郭嘉登时听明白了,刘奇的意思很明确,想要当上宗正,那道德上一定要过关,其次要敦厚,说白了就是找个老实人,便于刘奇掌控,或者说找一个亲近刘奇的人担任宗正,对刘奇来说才是好事!若是刘表没出意外,那这宗正之职,毫无意外,就是刘表的,宗室对于刘奇而言,没什么威慑力!

    可现在刘表不在,山阳刘氏的长辈,或者说是年长者,没有什么人了,刘奇的同辈也都是年轻人,显然不适合担任宗正之职!所以,现在这宗正之职,没人敢提起来,哪怕要充实,在众人看来,也要等刘表去世的风头过去,可现在被两个家伙提出来了,那朝中公卿就不可能避过去,只能拿出来议论了!

    谁想着两个家伙在有心人的撺掇下,竟然想将刘璋推上宗正的位置,朝中老人都清楚,不管事情真假,那刘璋可是有杀兄弑父的恶行,被刘奇囚禁在鹿门山黑白学宫之中,为刘焉守孝!现在这两个人将刘璋推举出来,很明显是有人想要试探刘奇的底线!

    说白了,是试探刘奇对朝廷的掌控力度,这试探说起来不算重,可也不算轻,刘奇一瞬间就明白过来,这件事背后的弯弯道道,所以刘奇就将这个所谓的大学士计划跑出来,将真正的有才之士收归朝廷任用,剩下那些上蹿下跳的跳梁小丑,就到了被刘奇清洗的时候了!

    反正拉拢一批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刘奇也已经通过胡昭打压了一批,剩下这些人,刘奇不介意血染屠刀,在杀上一批人立威!

    对于刘奇的谋划,郭嘉明白过来,也就没有多问,然后郭嘉开口问道,“不知王爷觉得什么人合适宗正之位?”

    刘奇笑吟吟的盯着郭嘉,“你觉得呢?”

    郭嘉叹了口气说道,“那位庐江都督府长史刘晔倒是个好人选,就是有些年轻了!宗族之中年长者有的也是避居四方的庸才,有担当的,有忠义之心的,不外乎扬州刺史刘繇和侍中刘艾,这两人都还算是年富力强,也都算是有担当,可以说是宗室之中的佼佼者!最重要的是,这两人对庙堂比较熟悉,最少不会干蠢事!”

    刘奇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将选择权交给公卿百官,让他们从这二人之中选一个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