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三国奇公子 > 第三十章 刘巴用计
    张勋退到涅阳之后,整天小心翼翼的死守着涅阳等候着袁术到来,刘奇一则没有准备这么快进入涅阳和袁术直面,二则目前受制于兵力,也只能在安众死守,另派马玄率一军人马驻扎在涅水边,严防袁军趁乱渡河。

    午后,刘奇坐在榻上盯着眼前的南阳地图昏昏欲睡,就听到亲兵的呼声,“公子,刘巴、蒯良两位先生联袂而来,求见公子。”

    刘奇精神一震,起身道,“快快有请。”说着已经起身朝着外边走去。

    刘巴二人还没等到传令兵的到来,就看到刘奇急匆匆的出来了,当即喊道,“主公。”

    刘奇脸上则是忍不住的兴奋,“子初,子柔!”自己为了和袁术的战争,最近可是绞尽脑汁在搜肠刮肚的想办法,现在一下子来了两个高智商的,自己可就轻松不少了。

    蒯良依旧恭恭敬敬的朝刘奇施礼道,“蒯良见过公子,今特意运来良所筹粮食三十万石及刺史大人令良押运的粮食十万石。”

    “嗯,辛苦了。”刘奇点了点头道,“待到收复南阳,奇定不忘子柔先生之功。”

    “良惶恐,还请公子收回成命!”蒯良弯腰拱手道,“将士们前线浴血奋战,方才拿得些许军功,良只是跑跑腿动动嘴皮子,些许小事,焉敢居功。”

    看到士卒们看向蒯良的眼神,一瞬间都有些不可思议,这家伙,是怎么想的,别人唯恐功劳不足,只有这家伙还将功劳往外推。

    听到蒯良的话,一部分士卒就开始讨论了,听到这些士卒越说越玄乎,六七回下亲兵当即就有人泄了密,“这蒯先生啊,在公子面前立下军令状,要筹粮百万石以解南阳困顿,恐怕是有些困难,怕公子怪罪,所以才推却功劳的吧!”

    “啊?什么?”当即就有士卒忍不住叫了出来,“百万石粮草,那得吃多久?”

    听到士卒的哗乱声,刘奇这才赶紧引着蒯良刘巴二人往厅中而去,边走边说,“最近局势有些艰难,见到二位,奇之忧虑瞬去大半,一时失礼,还请两位勿怪。”

    等到二人被刘奇拉过三人围着桌案依榻坐定,刘奇指着地图道,“我有一些想法,子柔先生和子初给我端详一番。”

    “宛城到棘阳道路并不顺畅,不适宜大军行走,目前几日内,只需防着袁术大军横跨育水,涅水即可。”刘奇指着地图道,“新野和朝阳二城,以部分水军为依托,可以很好地相互守望,唯有安众附近,湍水、涅水相继临近,而且地形平坦,适合大规模排兵布阵,于我军十分不利啊!”

    刘奇顿了口气道,“所以我才将前线推到安众,防止袁术大军渡河发挥人数优势,借着涅水损耗低人兵力。”

    “公子,何不遣一军水师在河道上巡游,防止敌人过河?我等好趁机反攻。”蒯良开口道。

    “哎,子柔真乃诚实君子。”刘奇赞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古人有云:久守必失。如今袁军士卒远远多于我军,如若一味的防守,敌军必定步步紧逼,更何况涅水水流不大,对方很容易将我军水军拖住,损耗我军兵力,导致局势更加恶化。”

    “主公,巴倒有一小计,可以消弭敌军锐气。”刘巴皱着眉头看了地图半晌道。

    刘奇想不到刘巴这么快就想出了方法,当即开口问道,“子初有何妙计,还不快快道来?”

    刘巴指着涅水道,“主公何不遣一军在涅水上游断流。”

    刘奇摆了摆手道,“子初,并非不想,而是不能实现,涅水此段水流平缓,稍一阻塞,水便溢流两岸,根本没法淹到敌军不说,还损毁两岸百姓家园,得不偿失啊!”

    “主公,巴并非是指如此。”刘巴知晓刘奇的野心和心中忧虑,如果不是为了南阳人口土地,刘奇也不至于此刻就和袁术对峙,当即开口道,“我们可以趁着袁术进军合理阻塞涅水,然后观察袁术行军路线,如果可以行水淹之策,那就水淹敌军来打击敌军士气,若不可为,让水从涅阳方向河岸顺流而下,满地泥沼,也可以保证我军不被敌军纠缠住,有效阻碍敌军的行军。”

    “嗯!”刘奇点了点头,“这倒是可以一试。”

    “朝阳,穰县等地民众安抚的如何了?”刘奇问了起来,他可不像袁术那样横征暴敛,作为现代人,刘奇很清楚,在这种环境下打仗,拼的就是人口和粮食,荆州现在并不缺粮,唯有人口是刘奇心中所忧虑的,没有合适的男丁,迟早会被这一大堆包袱拖累死。

    “嗯,大致上还好!”刘巴开始抱怨,“就是这几处,袁术没来得及征兵,加上地域偏僻,管理松散,反而导致很多流民涌入,不太好管理。”

    “嗯!”刘奇点了点头,开口戏谑的说道,“怎么,这么一点问题就难倒你刘子初了?”

    “为难倒算不上,不过,目前就我一个人,手下官吏急缺,属下根本管不过来那么多流民啊。”刘巴双手一摊,“属下目前就一个人,只能鞠躬尽瘁而已。”

    刘奇不是没想过,可面对刘巴的问题,刘奇目前也无法解决,虽说荆州不缺人才,可此刻正是自己和袁术交锋之际,哪里有空去挖掘那些现在还没有崭露头角的良才美玉呢,犹豫了片刻,刘奇开口道,“我这里倒有一人,就是年纪小了点,派去你那里应该可堪一用。”

    刘奇吩咐亲兵去唤杨虑前来,趁着这功夫又回头询问刘巴,“子初,那些流民你是怎么安排的?”

    “现在还没空去安置,那些人就先每日分发稀粥让他们先裹裹肚子。”刘巴理所当然的回答,自己现在只有一个人,分身乏术,相对于这些事情来说,刘巴更在意前线的战局。

    “什么,你让他们白吃白喝?”刘奇有些诧异的开口问道,他没想到自己正愁无人可用,可身后却养了那么多张只张嘴吃饭什么都不做的人,可是转念一想,哪些人都是流民,自己现在也没法用啊?

    可刘奇心中如同猫抓一样难受,他辛辛苦苦筹集的恢复南阳的粮食,一大批竟然养着一大群无所事事的闲人,不行,一定要想办法,刘奇抓着脑袋陷入苦思。

    “不然一时间如何安置如此多的流民?”刘巴反问刘奇,“以我等现在的状况,还无法分出心去安置这些流民,现在不让他们饿死就已经很好了。”

    “等那小子来了再说。”刘奇嘟囔声刚落音,就听到厅外传来的脚步声,随即就听到杨虑的声音,“不知公子召唤小的有何事?”

    刘奇招手唤杨虑过来,这才开口道,“让流民闲着,太浪费人力了。这不,正在想办法?你也动动脑子看。”

    杨虑想了想道,“可效法文帝时晁错故事。”

    “你是说徙民实边?”刘巴开口问道,他自然知道杨虑所说的徙民实边是怎么一回事,文帝、武帝时期为了保卫西北边陲,为了减轻国家负担,便命戍边士卒自行耕田,自力更生,不足之处由发配而来的罪人、奴婢伊籍招募来的农民屯田以补足所需。

    听到二人的话,刘奇老脸不由一红,作为后世人,他竟然将三国时期大名鼎鼎的屯田制度给忘记了,更何况,除了屯田,自己还有别的方法安排流民呢。

    刘奇指着地图,在邓县附近看了半天,开口询问道,“在樊城和邓县之间,开垦荒地,实行屯田,你等看如何?”

    “流民那么多,老弱病残与壮丁混杂,恃强凌弱时有发生,如果屯田,这些人恐怕混乱得很呐!”刘巴有些犹豫的开口道。

    “无妨无妨!”刘奇摆摆手,开口说出了自己的措辞,“将老弱病残与壮丁分开来,如果有家有室者,可以随着老弱走,如果无家室长辈,还有那些刺头,统统另外安置。”

    “将那些无家无室的壮丁和刺头安排在一起,派一部分士卒看守,进行军事化管理,实行军屯。”刘奇握紧了拳头道,“那些老弱妇孺,则批量安置,到时候按照种田多少进行税收就行。”

    “公子,何谓军事化管理?”杨虑有些不明所以的开口问道,至于刘巴,无声地张了张嘴又闭上了,谁让他刚刚想说的话被杨虑抢先说了呢?

    刘奇直截了当的解释了,“就是用管理士卒的标准去管理他们,合格者日后编入军伍,不合格者过几年剔除出去在慢慢安置。”

    “公子大才!”刘巴此刻插上话,毫不掩饰自己对刘奇的服气,“不知公子以为,这军屯、民屯税收以几成为宜?”刘巴很明确的询问细节,他清楚,这种事情不是他可以做主的。

    蒯良在一旁早已惊讶的说不出话,他见识过过刘奇的能力,可没想到刘奇这么快能把安置流民这么复杂的问题梳理妥当,就在蒯良发呆之际,耳畔却传来刘奇的询问,“不知子柔以为,税收多少合适?”

    蒯良苦笑一声,拱拱手道,“此前所未有之事,良不得知也。”

    “那一人种十亩土地,不知几成可以填饱肚子?”刘奇换了个方式问,对于这个问题,他脑子中还迷糊着呢?毕竟他不知道,古人种田的收成到底是多少。

    蒯良拱手道,“公子,若一人种十亩,则有两成半到三成足够填饱肚子。”

    “嗯。民屯用官牛者,官六民四,不用官牛者,官民对半。”刘奇直截了当的开口,“至于军屯,税七余三。”

    看到几人沉默不语,刘奇开口问道,“还有没有什么问题?”

    刘巴三人都在默默的观察着地图,犹豫了好一会,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子柔,辛苦你帮子初先把这几处的流民安置妥当。”刘奇开口道。

    蒯良拱手道,“良定不负公子所望。”

    随即刘奇命令杨虑跟随在刘巴身侧,帮助刘巴处理好流民的问题,这才转过神继续同几人研究如何面对袁术大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