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科幻小说 > 美味农家女 > 第594章 孩子们来投军
    苏染一家人老母鸡变凤凰,彻底飞上枝头,这个故事早成了两江省的一个传奇,

  

      到现在,还有人以苏家的故事为蓝本,写了几十出戏到处去演,不管演多少场,都是场场爆满,大家一边看戏,一边感慨着一家人的好命,女儿嫁了个流落民间的王爷,大儿子科举中了进士,小儿子运气更好,竟然就因为在京城救了一场火就被皇帝封官了,后来他又追随了现在的太子殿下,已经是朝堂上炙手可热的人物了,

  

      别的戏上的故事,他们看了也就只当个故事看看就算了,可是现在,这个故事却是发生在身边的,这就叫不少人心思开始活络了——既然他们一家人都可以,那为什么我们不可以,

  

      只不过,流落民间的王爷不好找,但比如读书学功夫考武举这类事情他们还是能复制的,

  

      再加上现在村子、镇上的人家都开始养兔子织兔毛布赚钱了,家家手头都有点余钱,供孩子读书请师傅什么的完全不是问题,

  

      在这许多群情澎湃的人中间,有一批人更冷静得多、他们也想得更深远,这些人大都是当初吴山村哩眼看着苏染一家慢慢爬起来的人,

  

      毕竟虽然现在村子里家家都有钱了,可是有钱并不能换来孩子聪明的脑筋和一身的好武艺,自己有多少本事自己心里清楚,自己的孩子有多大能耐他们也清楚,而且考科举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会试每三年才举办一次才说,而每次能中的又有多少人,以他们家的能耐,想供出来一个文进士武进士什么的,简直是痴人说梦,更何况袁先生也已经离开村子了,

  

      所以,大家在村长的引领下迅速找到了更便捷的路子——李二不是在西北领军吗,大家来投奔他不就行了,

  

      挣军功,这个对这群村里的孩子们来说可比挠破了头的读书写文章更方便办到,

  

      因此,一开始只是村长打算把自家几个读书不成器的孙子给送过来,村里人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大家也都开始送自己孩子过来,自家也没有合适的就送亲戚家的,所以这次钱大他们过来,竟然还带了四五十个十来岁的男孩子过来,

  

      当然了,因为没事先和苏染他们打过招呼,所以他们并没有直接把人给带过来,就先安置在镇子外头了,

  

      苏染再次扶额,

  

      她当然知道他们家的事现在肯定已经在镇上传疯了,可她怎么也没想到事情竟然会疯狂到这个地步,

  

      “现在该怎么办,”她问李二,

  

      “人既然来了,那当然要收下,”李二颔首,“我这就叫人去将他们接进军营去,整编入伍,”

  

      说完这话,他又一本正经的对钱大他们说:“边关苦寒,刀剑无眼,所以我不能保障他们的性命安全,这个你们必须回去和他们的家人说清楚,”

  

      “清楚,我们过来之前就已经和他们说得一清二楚了,他们还立了字据给我们哩,”钱大赶紧又从怀里掏出厚厚一沓的字据,

  

      李二收了字据,他彻底放心了,“既然如此,那你回去告诉他们,我定会尽我所能将村里的孩子都带出名堂来,”

  

      “好嘞,有你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钱大赶紧乐呵呵的点头,

  

      也不怪他这么开心,毕竟这次跟过来的四十多个男孩子里头,也有他的一个孩子,还有亲戚家的几个孩子,如今得了李二的保证,他的心就彻底落回了肚子里去,

  

      李二和苏染,这对夫妻俩向来说到做到,他信他们,

  

      将男孩子们整编入军营,这事李二交给壮哥儿和变哥儿去做了,两个孩子已经离开家乡快三年了,他们想念家乡的小伙伴想念得不得了,如今好容易有个和熟悉的小伙伴们见面的机会,两个孩子欢蹦乱跳的去做了,

  

      苏染也把那两千七百只兔子放进早准备好的屋子里,然后还要准备给兔子吃的菜叶子,顺便,她也开始着手选出已经长成的兔子,又如当初在村子里一般,亲手做兔肉酱、酱肉等等,

  

      至于钱大他们带来的那一百坛干菜,这正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苏染拿了五十坛送去军营,叫火头军将菜叶子剁碎了混在番?面里给将士们吃,剩下的她再给正月初六那天来他们家里吃春酒的人家一家一坛,

  

      那些人家得了干菜,女人们就跟得到指令似的,不约而同的过来了苏染跟前道谢,顺便一起和苏染开始商量趁着雪开始化了,抓紧机会派人去兰州等地买菜种子,

  

      这一忙起来又没个完,叫苏染都没怎么好生招待钱大他们,

  

      不过西北现在还四周围白茫茫一片,白天夜里的风又大,也没什么可以招待他们的,钱大和苏亮两个人又急着赶回家去春耕,也无意多逗留,他们也就在这里停留了四五天,就又匆忙折返回去了,

  

      等种子从兰州买回来,朝廷的消息才终于送来了——“边关事务,一应交与镇西王自行裁决,”

  

      大食使者听到这句话,他差点吐出一口老血倒地不起,

  

      折腾了小半年,结果皇帝还不是把决定权都交到了你手上,既然如此,你之前做出那义正辞严的模样是想干什么,

  

      但李二拿到圣旨,他才终于吐口,表示愿意和使者商量议和之事,

  

      而在这个期间,大食军队已经被李二带着人给折腾得不像样了,虽然他们不过年,可是这个冬天他们也过得异常困苦,不知道多少人还有牛羊都活活冻饿死了,如今国内是民不聊生,皇帝一天都只吃一顿饭,又一只念叨着被俘虏在甘肃镇的二王子,人都病倒了,他一病倒,其他王子趁机夺权,又闹得不可开交,

  

      这一切都是这个镇西王造成的,

  

      可是,即便心里再恨,使者在经过这小半年来无数次的打击过后,他也学聪明了,到了李二跟前,他夹着尾巴乖巧得不行,

  

      “我们王上已经说了,条件随便镇西王……不,随便你们日月王朝提,只要你们能安然归还二王子,只要你们还能留给我们一口饭吃,我们一定全都照你们要求去做,”

  

      这姿态是摆得够低的,但李二听了,他却是一声冷笑:“你上次不是还说你们境内百姓已经吃不上饭了吗,现在却说要本王再留你们一口饭吃,那意思是让本王还倒贴你们一批口粮,”

  

      使者欲哭无泪,“小人不敢,小人不是这个意思,小人哪敢向王爷您要口粮啊,小人的意思是说,我想请王爷您同意双方互开边市,这样也能让我们挣一口饭吃不是吗,”

  

      “如果是这样,那倒是可以考虑,”李二点点头,似乎被他的建议说动了,

  

      可是使者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他却知道事情肯定没那么简单,

  

      果然,议和持续了一个月,最后终于敲定了所有细节,消息传到京城,皇帝捧着李二亲手写的奏疏简直笑得合不拢嘴,

  

      “从今年开始,大食每年向我天朝进贡骏马一千匹,牛羊各五千头,还有各式皮毛万件,双方互开边市,往来贸易,好啊,好啊,”越往后念,皇帝越是开心,“这个李元普,刚去那边半年,没想到就已经创出了佳绩,朕果然没有看错他,”

  

      “他是镇西王呢,”太子也在一旁赔笑,“而且,他和之前的镇西王一样,都是一心一意为天下百姓谋福祉的,父皇您看,他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却都没有邀功请赏,可见他对父皇您的忠诚,”

  

      皇帝斜眼看了看他,“朕明白你的意思,罢了,看在镇西王的份上,苏安的事情就此作罢吧,这本也不是什么大事,小孩子玩闹罢了,只是,以后你得多教教他,让他好好学学他姐夫和兄长,为人可不能再那么轻率了,”

  

      “是,儿臣知道了,儿臣先代苏安谢过父皇,”太子连忙颔首,答应得斩钉截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