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苏联英雄 > 第四百九十二章 防弹轿车
    林俊是在自己的书房假寐,等待亚历山大到访。昨天的大概情况他已经了解,几个跳梁小丑不切合实际的刺杀,等于还没开始就被“契卡”彻底粉碎。

  

      显然德国人还并不了解茹科夫的重要程度,不然也不会一小撮人冒险到这座距离莫斯科40公里、犹如独立堡垒一样航空学院刺杀林俊。这是愚蠢的,就如同突袭一座戒备森严的军营,基本没有成功的可能——这里比军营都要守卫严密!

  

      随员们犯了错误,但不是那种在危机发生时发生错误,或是在贴身保卫时犯错——他们没有在那样的情况下犯错的权利。林俊是这个错误的最大主导者,因为是他要兰德斯科奇他们放假的,不然总会有人在自己身边。

  

      不想责怪他们,而且“契卡”精英这次还是立功了的,至少把纳粹潜伏在莫斯科的间谍网一举破获。

  

      不过冷静下来还是有点后怕式的担忧:如果那些人是在莫斯科城里的路上等待自己车队通过,会是什么样的情形?!不单单是自己,如果其他领导人碰到那样的情况,结果会如何?

  

      林俊这会有点无奈的发现——作为一名苏联元帅,自己最安全的地方大概就是在前线。

  

      大意了,经验让自己认为莫斯科没有存在纳粹间谍网的可能,但自己错了。整个战争期间,日本和德国可是都计划、执行过对斯大林的刺杀计划,这次不过是突发性的把目标对准了自己。

  

      按照林俊的记忆,德国人为了刺杀斯大林,据说甚至那个里宾特洛甫都曾经自告奋勇担任杀手?!——1943年,德国人曾在德黑兰会议期间策划了一起暗算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的阴谋,但被苏联反间谍机关挫败。很快,德国人又想出了另一个计划:邀请斯大林参加一个协商停战的国际会议,然后借机对斯大林下手。

  

      纳粹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主动提出担任杀手,有人表示同意——因为不会有人想到外交官会是杀手。

  

      部分纳粹高官认为只要除掉斯大林,苏联就会坐下来谈判,德国才会得到拯救。不过当时已是1944年,苏联红军正势如破竹地向德国本土挺进,要想让斯大林同意停战谈判无疑是一相情愿的幻想,刺杀计划注定无声无息地夭折——那会斯大林也绝不会参加任何有德国代表参与的国际会议。

  

      里宾特洛甫当刺客?林俊更多的认为那只是一个可笑的谣传,这不仅仅违反了外交、战争规则,对国际惯例而言大概也是最可笑的出格行为。

  

      如果里宾特洛甫真的拿着钢笔式手枪刺杀斯大林,估计接下去红军会把德意志民族整个从地球上抹掉,而不是“东西德”如此简单。二战虽然无比残酷,但有些微妙的国际规则、或是说底线还存在的,就像二战的欧洲战场没有使用毒气弹一样。

  

      二战时,日本使用了生化武器,而且在中国战场大面积使用:因为中国很弱,也没能力造毒气,所以日本鬼子可以肆无忌惮的使用。

  

      德国要对付的国家是法国,英国、美国和苏联。这些国家二战时都已经是工业发达的工业大国,制造化学武器都不成问题,而且本身就储存有大量化学武器。

  

      二战期间,化学武器的准备工作做得最好的应该是德国人:1943年,德国人的化学武器总量就已经是英美两国的和,还有一支11万人的化学部队。德国投降后,单单苏联就缴获了超过三十万吨的德国化学武器!

  

      1940年的英国人也曾经打算用毒气:他们的思路是先发制人,认为德国人一定会使用毒气,所以他们一定要抢在德国人前面使用毒气(不知道它们为什么这么想,它们这要用上了估计二战就是另外一个结局。)。

  

      好在有丘吉尔这一个明白人,才没捅出大漏子。

  

      实际上丘吉尔也不完全明白,为了防止德国人登陆,他准备了全国所有的450吨的芥子气,预备德国人一登陆就使用,其实这个数字只有德国人准备的化学武器的二十分之一,质量上更是差了不止一代,而且想法是这一次攻击就要彻底解决德国人,让德国人不能反击(很傻很天真)。

  

      对于美国人不一样,德国的反击打到纽约难度太大,乐得坐山观虎斗,直到日本人拉着他下水。当时美国舆论要求罗斯福使用化学武器,报纸上也出现了日本人在中国实用化学武器的照片。罗斯福到了43-44年才计划使用化学武器,而那会最不愿意让罗斯福使用化学武器的是竟然是丘吉尔,因为英国害怕希特勒的报复。

  

      等到不用考虑希特勒的时候,下一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已经挂在小日本头顶上了。

  

      为什么英国人阻止美国使用化学武器呢?这要看看v-1、v-2了——44年开始v-1、v-2惹恼了英国人,英国的精英们纷纷涌动希望采用化学武器对德国人进行报复,可是这群英国“精英”却忘了要是化学武器坐着v-1、v-2来怎么办?还好有丘吉尔这个稍微明白一点的家伙掌权。

  

      那么是不是英国人和美国人都缚手缚脚不干活呢?不是,有备无患!

  

      双方都在前线储存了大量的化学武器,不过英美基本还是以“芥子气”一类为主,德国的手段倒是要先进的多,杀伤力要比对手大得多。

  

      在二战开始时德国没有使用毒气,原因可以说是没有必要——战争对德国来说都很顺利,德国直到把法国打下来都没花多大力气,并且很顺利的打到了苏联的心脏。

  

      到了战争的相持阶段,德国还是没有用毒气,德国就是攻不下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的时候仍然用常规军。这就是因为两方的化学武器威慑:两方都储备了大量的毒气,谁也不敢轻易使用,

  

      在第三帝国快灭亡的时候,德国还是没有用毒气——希特勒虽然是个疯子,但并不是傻子,他始终是一个民族主义者。

  

      他在《我的奋斗》里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必须知道,人类的生存的最高目的,并不在维持一个国家或是一个政府,而是在保存其民族的特性。

  

      可以看出,他的目标是想恢复日耳曼帝国往日的辉煌。如果这个时候想大量使用毒气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来扭转战局的话,那他心中的日耳曼民族就会从此衰落下去,对手的化学武器报复足以让德国灭亡、让整个日耳曼民族从此一蹶不振。

  

      这会在明斯克,德国人没有使用化学武器,虽然他们有“****”等剧毒而有效的化学武器(在严寒下,芥子气威力大减。),因为苏联这头,红军统帅部也准备足以把德军整个塞进地狱的化学武器!

  

      一战时,沙皇俄国就吃过化学武器的苦头,一直以来苏联化学武器的研制不比德国落后,这贮备量也大的惊人!

  

      红军都有能力轰炸柏林,如果德军使用化学武器,斯大林也许不仅仅会在战场上使用它们,甚至会把毒气弹扔到德国本土!

  

      微妙、有趣而又危险的潜规则,两边都在小心翼翼的维持一个底线,而这个底线就是保持自己民族的生存——“底线”其实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使用什么武器、采取什么作战方式:如果一头没有化学武器,不管是纳粹、英美还是苏联,一定会毫不犹豫的使用,就像日本人在中国战场一样。

  

      让里宾特洛甫担任刺客?那德国就不是一个“国家式”的存在,也是破坏“底线”的其中一种表示,可想而知苏联会采取什么样的后续行动。

  

      林俊终于等到了亚历山大的造访,而内务人民委员先不说林俊的大意,他送来了斯大林给自己副手的新座驾——至少要林俊在莫斯科时乘坐。

  

      一辆漂亮的银灰色“梅赛德斯-奔驰770k布尔曼”防弹轿车,希特勒两年前送给斯大林的礼物!

  

      1933年希特勒在当上德国总理以后召见戴姆勒-奔驰公司的负责人,向他发出研制”一种与德意志帝国总理地位相称的防弹保险汽车”的命令,以保证他出行舒适和安全。

  

      奔驰汽车公司马上抽调精干的技术力量,在“梅赛德斯-奔驰770型布尔曼”豪华轿车的基础上,精心加装了5厘米厚的防弹装甲钢板,车内各个暗格备有轻武器,底盘则用4.5厘米厚的防弹装甲钢板加强,可避免小型地雷爆炸所造成的危险,整车重量为5吨。

  

      这辆奉希特勒之命而特别研制的“梅赛德斯-奔驰770k”型防弹装甲轿车在1937年春季送到了希特勒的面前,世界上第一辆防弹轿车就这样诞生。

  

      不久,希特勒下令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制造17辆防弹轿车,并作为第三帝国最贵重的礼物,分别送给大权在握的墨索里尼、曼内海姆、吉斯特、佛朗哥、裕仁等各国首脑和将军。

  

      1939年,里宾特洛甫在莫斯科代表第三帝国向斯大林赠送了一辆“770k布尔曼”防弹装甲轿车,它良好的性能让斯大林大受震动:斯大林之后召见了吉斯厂的负责人,下达研制苏联防弹轿车的指示。要求防弹效果应超过纳粹德国制造的770k布尔曼车!

  

      吉斯厂立刻投入了强大的力量进行研——今年年初,一辆以“吉斯101”为基础,但车身更为宽大威武的三排座防弹轿车制造出来。这辆被命名为“吉斯101e型”的防弹车经受住了严酷的射击和爆炸考验,令斯大林颇感满意,下令将该车作为自己的专用座车,同时还命令吉斯厂立刻抓紧生产,为苏共中央******委员各配备一辆。

  

      不过“吉斯101e型”只有一辆完工,战争打断了防弹轿车的生产计划,那辆“吉斯101e”就由斯大林使用。

  

      而那样“梅赛德斯-奔驰770k布尔曼”防弹轿车斯大林就没用过,在克里姆林宫的车库里放着,但一直在保养。而美国人说要提供的防弹轿车还没到,这次对林俊的刺杀事件让斯大林想到了那个希特勒的礼物——不管林俊喜不喜欢,出行就得把自己保护起来!

  

      苏联副统帅坐希特勒的礼物出行,真不知道斯大林是怎么想的?林俊看着那辆漂亮豪华的770k脑子有点短路。(未完待续。)